2016年4月30日,,“故宮十大珍寶瓷”再造專題展在晴川閣開展,,展出了去年故宮博物館建院90周年時,再造的10件清代彩瓷代表性瓷器,。
去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,,故宮曾召集近百位文物專家組成“造寶”團隊,按照清代造寶形制組建臨時“宮廷造辦處”,,再造國寶,。領(lǐng)銜造寶團隊的專家之一是中國古陶瓷工藝美術(shù)大師、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手工制瓷代表性傳承人黃云鵬先生,。
他介紹,,這次再造的“十大珍寶瓷”是故宮35萬件藏瓷中的彩瓷代表,整個團隊甄選出在樣式,、工藝,、價值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十件帝王鐘愛珍品國瓷作為藍本,其中包括清康熙時期的青花花鳥紋魚尾瓶,,清雍正時期的斗彩摘枝花紋梅瓶,、琺瑯彩山水紋瓶、青花桃蝠紋橄欖瓶,,乾隆年間的琺瑯彩嬰戲紋瓶,、粉彩百鹿紋雙耳尊等。
“這十件珍寶瓷品涵蓋了皇家彩瓷多個工藝門類及器型,,它很好的對清代康熙,、雍正、乾隆三朝彩瓷鼎盛時期,、皇家彩瓷工藝進行了完整性梳理,。”黃云鵬說,,再造國寶與原品的物理特性誤差小于0.5%,,視覺色差小于0.3%,如果放大200倍掃描,,釉面相似度達到99%以上,。
展期至5月10日,市民不去故宮,,也能觀賞到和故宮博物館館藏珍品高度相似的精美寶瓷了,。